孫煒棟近照。受訪者供圖
沒有固定周末,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,只要有空,就走訪企業、拜訪高層次人才、洽談項目……這是2018年入職開發區(高橋街道)科技人才中心以來,孫煒棟緊張又忙碌的工作日常。每年,孫煒棟要查看商業計劃書400余份,對接洽談項目超150個,為保證服務工作及時到位,第一時間響應專家人才的需求,他的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,隨時為他們排憂解難。
上任開發區(高橋街道)科技人才中心主任以來,孫煒棟積極推動區街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工作,堅持以招才引智為抓手,聚集創新動能,充分激發人才參與產業技術創新的活力,突出科技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有效銜接,解決企業人才緊缺問題,促進科技人才的創新成果和主導產業精準對接。
上任伊始,孫煒棟就對轄區的人才現狀、企業需求進行了一次大摸底。他發現,制造業企業要想發展得更好、走得更遠,關鍵是要擁有人才,特別是高層次人才。走訪完企業,他迅速建立起企業“人才需求大數據庫”,結合自己在德國學習工作7年間積累下的人脈資源,為企業牽線搭橋,同時利用人力資源公司等資源,精準對接企業所需的海外人才。
招引海外人才的過程中,人才項目面試常常因為時差關系要在半夜進行。無數個夜晚,孫煒棟對著屏幕,和人才面對面談發展、談環境、談政策。很多經他引進的人才都說,孫煒棟就像是一個交心的學長,讓他們有一種親近感。這樣的“親近感”源于孫煒棟留學回國干事創業的感同身受,以及對于人才科技工作的用情用心。
在孫煒棟眼中,人才工作的核心是“理解”:必須熟悉前沿科技領域的專業名詞、必須掌握尖端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、必須掌握人才的心理波動……他說,有了理解,才能真正讓科創項目和創業人才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,才能切實做好穿針引線的服務工作。也正是在這樣的使命感之下,2021年,開發區(高橋街道)共引進國省級高端人才12名,引進人才創業項目36個,其中博士領銜項目10個;2022年成功申報浙江省科技型企業52家,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專家5人,均位列嘉興各平臺第一名。
一邊是引育人才,一邊是協同創新,孫煒棟不僅用心為企業搭建人才輸送帶,還拉起了“創新鏈”。他發揮開發區(高橋街道)高層次人才聯誼會作用,積極組建首席人力資源官聯盟,定期在數字雙創中心舉行各種人才和企業家交流活動,激發企業家科技創新意識。
去年12月,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莊嚴博士在開發區(高橋街道)歐美灣谷科創中心成立了嘉興啟源慧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主要生產3D打印電刺激矯形器、3D打印脊柱矯形器等醫療器械衍生產品。孫煒棟第一時間組織區域內智塑健康、嘉興數字三維智能制造研究院、嘉興匯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、嘉興鳳翼特種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3D打印行業企業一起“頭腦風暴”,5家企業通過深入交流和相互考察,自然形成了一條創新鏈,企業也實現了抱團發展、協同創新。正是在孫煒棟的牽線搭橋下,目前開發區(高橋街道)的150個高科技人才項目,在3D打印、工業互聯網、前沿材料、智能汽車領域初步形成協同創新鏈。
2021年,開發區(高橋街道)成立嘉興首個數字經濟產業社區,以數字經濟雙創中心為核心區,輻射視覺物聯中心、科創中心、歐美灣谷科創中心,串聯起健康、教育、服務等9大場景,打造了集產業服務、科技創新、生活休閑于一體的數字經濟社會治理共同體。孫煒棟充分用好硬件資源,當好服務人才的“后勤部長”,用心用情服務人才,做到政策落實用心、人才服務暖心,讓各類人才充分享受到科技人才成長的寬松環境。
作為全市經濟主平臺的招才引智“急先鋒”,孫煒棟積極發揮“前哨”作用,帶領科技人才工作人員既當好區情區況“講解員”,又做好企業品牌“宣傳員”、項目洽談“推介員”,為奮力建設更高水平的“先進制造集聚區、創新驅動示范區、產城融合新城區”夯實人才底座。
相關新聞:
1.本網(桐鄉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桐鄉新聞網”、“今日桐鄉”、“桐鄉發布”、“桐鄉時間”、“FM97.1”“桐鄉市廣播電視臺”等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桐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573-89399340 市府網:559340